杏子铺镇:以文润乡 成风化俗绘就乡村振兴文明底色
2025-11-24 15:08:5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娟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109

新双峰客户端11月24日讯(通讯员 周伟华)近年来,杏子铺镇锚定乡村振兴“塑形铸魂”双重目标,立足镇域实际,以合心村、双源村红白喜事理事会规范化建设为抓手,以环境卫生积分制为牵引,以溪口村公益建设全民参与为纽带,以乡贤力量赋能乡风文明为补充,多点发力、全域推进,让文明乡风浸润田野乡间,让良好家风涵养千家万户,让淳朴民风凝聚发展合力,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。

规范“红白理事会”,筑牢移风易俗“压舱石”

“以前办红白喜事,攀比跟风、大操大办,既费钱又费力。现在有了理事会,办事有标准、有规矩,省心又省钱!”合心村村民李大爷的感慨,道出了当地群众对红白喜事理事会的认可。杏子铺镇聚焦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,指导合心村、双源村修订完善《红白喜事操办规范》,将宴席规模、彩礼标准、办事流程等纳入村规民约,明确“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余事不办”的核心原则,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。

两村通过村民推荐、民主选举,选拔出威望高、公道正派的老党员、老干部、乡贤组成红白喜事理事会,全程参与红白喜事的政策宣传、流程指导、矛盾调解。理事会成立以来,主动上门对接群众需求,耐心讲解简办政策,帮助制定节俭方案,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、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。如今的合心村、双源村,红白喜事从“讲排场”变为“重情谊”,从“比阔气”转为“尚节俭”,文明节俭的办事新风蔚然成风。

推行“积分兑换制”,激活文明实践“新引擎”

“扫干净庭院能积分,参与垃圾分类能积分,邻里互助也能积分,攒够积分就能换酱油、肥皂这些日用品,咱干活更有劲头了!”双源村村民王大妈拿着刚兑换的生活用品,笑得合不拢嘴。为破解农村环境卫生整治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的难题,杏子铺镇在双源村率先推行环境卫生积分管理制度,将庭院保洁、公共区域清扫、垃圾分类投放、家禽圈养等纳入积分项目,明确加减分标准,由村干部、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组成评议小组,每周检查、每月公示,确保积分管理公平透明。

在积分激励下,村民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显著提升,昔日“脏乱差”的角落变得干净整洁,家家户户庭院内外井然有序。积分制不仅兑换出了“高颜值”的乡村环境,更兑换出了群众的文明素养,村民们从“要我文明”转变为“我要文明”,主动参与村里公共事务、维护村容村貌成为自觉行动,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。

凝聚“全民公益心”,搭建共建共享“连心桥”

“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,村里的事就是咱自己的事!”溪口村村民们的心声,化作了参与公益建设的实际行动。针对村里基础设施薄弱、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,溪口村“两委”主动发声,发动村民以义务劳动、自愿捐款的方式参与公益建设。村民们纷纷响应,有的自带工具参与道路硬化、水利修缮,有的慷慨解囊支持文化广场、休闲步道建设,累计参与义务劳动800余人次,捐款金额达10余万元。

如今的溪口村,平坦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,整洁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,修缮后的灌溉水渠保障了农田灌溉。全民参与的公益建设模式,不仅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,更拉近了干群关系、凝聚了邻里情谊,形成了“人人关心公益、人人参与建设、人人共享成果”的良好氛围,让乡村在共建共享中焕发新活力。

激活“乡贤正能量”,唱响孝老爱亲“主旋律”

“感谢曹老板的关心,不仅给我们送来了慰问品,还让我们在家门口看到了这么精彩的文艺演出!”立爰村年过八旬的刘奶奶握着曹特异的手,连连道谢。作为当地知名乡贤,曹特异始终心系桑梓、情系乡亲,连续多年在重阳节期间出资举办孝老爱亲活动,为村里100多名老人送上米、面、油等慰问礼包,同时邀请文艺团队开展“送戏下乡”活动,用歌舞、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传递孝老爱亲、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。

在曹特异的带动下,杏子铺镇越来越多的乡贤主动投身乡风文明建设,有的出资改善村里的文化设施,有的牵头组建文艺队伍,有的参与矛盾纠纷调解,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、服务群众。乡贤们以其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,将传统美德、文明理念传递到群众心中,成为涵养文明乡风、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文明花开香满园,乡风文明润心田。杏子铺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以创新举措为支撑,让文明实践有温度、有力度、有深度。下一步,该镇将继续深耕乡风文明建设,不断丰富实践载体、创新工作方法,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大地上持久绽放,为谱写乡村振兴杏子铺新篇章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。

一审:李娟

二审:王宏毅

三审:刘郁鑫
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李娟
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
热点专题
时政要闻
精彩推荐

  下载APP